近日,在人民監督員現場參與和監督下,西鄉縣檢察院就河道內開墾種植農作物及私自搭建構筑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一案組織召開聽證會,并向相關行政機關公開宣告送達了檢察建議書。
該院公益訴訟部門在履職過程中發現,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一處河道內河灘地被開墾為一塊塊菜地,種有油菜、胡豆等農作物,整齊排列,錯落有致,占地約10畝,還搭建了面積約20平方米石棉瓦棚一個。
該院認為,該水域是漢江主要支流之一,被列入《陜西省重要濕地名錄》加以重點保護。同時,牧馬河濕地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漢、丹江水源地重要的水源供給區和匯集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對水環境更應悉心呵護。
河道被開墾后,土質會變得松軟,極易造成水土流失,種植蔬菜時可能使用到肥料和農藥等,也會污染下游水質,同時在河道內搭建構筑物會造成汛期河道排水不暢,增加泄洪壓力,影響汛期排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為切實提高對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保護意識、提升執法辦案的力度和法治效果、社會效果,夯實行政機關的監管職責,該院決定向負有相關監管職責的單位提出檢察建議,同時邀請人民監督員召開聽證會,對檢察辦案活動進行監督。
聽證會上,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案情,解讀了相關法律法規,指出保護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剖析河道開墾破窗效應的危害。通過釋法說理,大家就依法整治牧馬河河道非法開墾河道灘地和私自搭建構筑物紛紛建言獻策。
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加強協作配合,對河道種植農作物、搭建構筑物的違法行為積極督促整改,但要注意執法方式,做好對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避免激化社會矛盾。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