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互助院,分別覆蓋33.4%的城市社區和71.29%的行政村;4.5萬名農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納入關愛服務體系;今年爭取實現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80%行政村
9月11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我省目前已累計使用22.52億元,建成各類養老機構及服務設施13894個,其中城市日間照料中心960個、農村幸福互助院12132個,分別覆蓋了33.4%的城市社區和71.29%的行政村。我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
近年來,我省相繼出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老年人優待服務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民政廳聯合9部門還下發了《關于加快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賬和定期探訪制度的通知》,通過建立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和社區志愿者為骨干的“四社聯動”服務模式,依托城鄉社區建設,將4.5萬名農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納入關愛服務體系。
同時,省民政廳以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技術為依托,探索出了“政府+企業”建平臺、“公益+市場”強運營、“線下+線上”優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時間銀行”,開創居家和社區養老新途徑。省民政廳重點發展“醫養融合、康護一體”模式,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醫院規劃建設集醫療、保健、康復、護理、養老為一體的老年護理院。通過農村幸福互助院,全力打造日托型“朝至夕歸”的養老模式,讓廣大農村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構建養老服務綜合體,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省民政廳制定了解決城市養老難題的十項具體措施,集中打造一批集養老護理、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同時,經過西安市、寶雞市“線上信息云+一鍵呼叫+線下上門服務”模式,實時掌握居家老人健康數據,提供一鍵助餐、助潔、助醫、助行、助急等服務,形成可復制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經驗,并向全省推廣。
發展互聯網+養老服務,建設虛擬養老院。省民政廳通過居家社區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全省101個社區開展“互聯網+養老”試點工作,建立以居家養老對象為會員、涵蓋各類服務加盟商的虛擬養老院,為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居家養老服務。
據悉,今年我省再次下撥公益金1.693億元,爭取實現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80%行政村。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