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連日來,漢臺區14萬畝水稻進入成熟收割期,各地農戶搶抓農時,組織機械力量開展水稻收割,目前已基本完成。
走進漢臺區河東店鎮張寨村,機聲隆隆,收割機在田地里來回作業,顆粒飽滿的水稻被陸續收割,切割、脫粒、粉碎稻稈等工序一氣呵成,田野間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農機手 王超
“我是本地的農機手,每天基本高幅收割作業四五十畝地,期間收割機也有故障磨損,多虧農機部門的指導服務,解決了收割當中農機出現的相關問題,提高了收割效率,讓我能多收一些水稻,增加一些收入。”
今年以來,漢臺區農機中心“三秋”期間累計投入區內區外收割機700余臺(套),辦理本地收割機跨區作業證61份,按照“五個一”的要求,為來漢臺跨區作業收割機農機手免費提供信息、生活等便民服務,全面做好引進、派機服務工作。
漢臺區青禾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王明華
“今年我們合作社種了520畝水稻,選擇的主要品種是‘華浙優210’一級米品質,并采用集中育秧、全程機械化種植,預計每畝比往年增收50公斤左右,總產量在350余噸。目前,我們已經組織2臺收割機進行收割,爭取在一周內完成收割。”
近年來,漢臺區持續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提前謀劃,搶抓農時,持續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科學田間管理、機械化耕種收等現代農業技術,為糧食豐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漢臺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指導中心主任 周建軍
“我們高度重視秋糧機械化收割工作,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轉化為服務‘三農’工作的強大動力,提前安排部署,夯實各方責任,強化宣傳教育,合理調配機具,全程保障服務,嚴格執法監管,妥善化解糾紛,堅決守牢不發生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的底線,為秋糧增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全區水稻收割面積達到80%以上,預計總產量超過8.56萬噸。今年全區水稻播種面積達14.24萬畝,預計平均畝產達600公斤以上,預計9月20日左右全面完成秋收任務。(區融媒體中心 李攀 王超 何宇航/實習)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