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秋季開學的到來,我市高校學子陸續分批返校,高一新生開始軍訓,小學、幼兒園也積極地做著相關準備。與此同時,校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了大眾最為關注的焦點。
對此,記者走進校園,對認真貫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力落實中、省、市教育部門關于秋季開學防疫有關要求的情況,作了采訪。
高校:抓好返校前、中、后各個環節
“我們是8月23日返校的。返校前,根據學校的要求,自備了口罩等防疫用品,進行了連續14天的健康打卡,符合條件才回校。返校途中,我們會合理選擇交通工具、盡量減少使用人員相對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進校時,還需要檢查健康碼、測體溫。進入校園后,也有錯峰上課、錯峰就餐等規定。”8月25日,在陜西理工大學南校區,正要到教室上課的數位大三學生,如是告訴記者。
在該校校醫院,記者看到門口豎著一塊寫有“醫學體溫檢測處”字樣的牌子,一旁的桌子上放有手消用品及門診日志。而緊臨的隔離病房中,除了桌椅板凳、被褥、電風扇,正放著紫色光線的移動紫外線殺毒機格外顯眼。同時,在該處庫房,備有酒精、防護服、手消等防疫物資。校醫院院長魏士杰介紹,為了做好開學后的疫情防控工作,除了學生自備防護用品外,該校庫存了12021支玻璃溫度計、298桶84消毒液、3976瓶免洗手消液、50套醫用一次性隔離衣等防疫物資,前來就醫的教職工、學生都要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如出現疑似狀況將立即進行隔離,并送合作醫院診治,而共計102間的隔離病房,則高于相關比例要求。
“請同學們走進測溫門后,停留數秒,測量體溫。”在該校餐廳,門口豎有食堂用餐時應該如何做好防護的宣傳牌,學生們在一旁掛有洗手液的水池前按“七步洗手法”洗完手后,正通過測溫門,按秩序排隊打飯,并單向坐在劃有紅色分割線的餐桌前就餐。餐飲中心負責人介紹,開學前,他們已按要求對餐廳進行了消殺,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開學后,除對工作人員實施晨午檢制度外,還以學生公寓樓為單位,采取了錯峰就餐措施。
采訪中,記者還看到教室里,學生們正間隔而坐,專心聽講。對此,一位老師說到,目前,為補上因疫情而耽擱的線下理論課和實驗課,他們會先將串講內容、時間、教室等定好后,聯系學生,再報教務處批準后上課。并表示,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又符合疫情防控的需要。
據了解,截至8月24日上午10時,該校第一批共計返校本科生7710人、研究生266人,第二批、第三批,將分別于8月30日、9月5至6日返校。
此外,9月5日至6日,漢中職業技術學院也將迎來秋季開學的第一批學生(老生)返校。該校發出通知,規定第一批學生(老生)入校時需同時符合七個條件。如返校前14天內身體健康,無發熱、咳嗽、乏力、咽痛、腹瀉等癥狀,返校當日需持有“陜西健康碼”綠碼;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返校前,須將一周內的核酸檢測結果以照片形式傳至班主任(輔導員)處備案。返校時,須向學校出示核酸檢測證明(陰性)報告單,返校后一律單人單間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隔離期滿且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方可復學復課等。對于返校途中,有合理選擇交通工具,隨身攜帶足量個人防護用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做好個人健康監測等要求。并對返校后的健康管理、校園管理、公寓管理、就餐安排等作了規定。
中學:全力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舉措
8月20日,市教育局召開2020年秋季開學校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周密部署新學期校園安全工作。會議要求,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幼兒園要認真貫徹落實視頻會議精神,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結合本地、本校工作實際,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
8月25日下午5時許,一走進漢中中學,開學前后學校應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欄便映入了記者眼中——開學前,包括學校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門報告等7條內容;開學后,包括消毒、餐飲、教學等13條內容;及5條出現疑似感染癥狀應急處置措施。
正值飯點,身著迷彩服,剛剛結束當天軍訓的高一新生,徑直走向餐廳。該校副校長李福泉介紹,針對高一新生開學及軍訓疫情防控,學校進行了開學前全面排查、開學時全面檢測、軍訓期間嚴格管理的工作。而在餐廳門口,掛著寫有“戴好口罩保持距離洗手消毒有序進入”的公示欄,學生們正在放有肥皂的水池前洗手。餐廳內,學生們或按地面間隔線排隊買飯,或正在豎有隔板的餐桌前就餐。餐廳副經理介紹,他們對員工每天都要進行晨、午檢,并對學生實施錯峰就餐。
在該校衛生室,記者了解到,學生進教室前要測量體溫,正常者進教室,體溫大于等于37攝氏度的,要用水銀體溫計二次37.3檢測,對異常者,啟動疑似癥狀處置流程。此外,漢臺區七里辦事處衛生院的44名工作人員也駐守在該校,負責軍訓保障及突發狀況的處置。同時,該校的急救社團也在為軍訓和疫情防控服務。
據了解,8月9日,該校高三年級學生到校,共計1567人。8月23日,高一年級學生到校,共計1123人。教職員工到校364人。而為了做好秋季開學后的疫情防控工作,該校儲備了23000余個醫用口罩、1080支體溫計、1000公斤酒精消毒液等物資。
此外,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也同樣處于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狀態。師生入校前,學校認真摸底,建立有中高風險地區出入史、接觸史及師生健康狀況的工作臺賬,專人排查、聯絡和跟蹤,實行“日報告“專人排查、聯絡和跟蹤,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返校前14天開始組織師生監測自身身體狀況,確保師生不帶病返校。在校期間,學校密切關注全校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重點人員嚴格管控,堅持做好全體師生每日早中晚三次體溫監測和記錄。并采取校園封閉管理、錯時就餐洗漱、安全排查整改、健康教育宣傳、后勤保障服務常態化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備戰秋季開學班我市幼兒園小學加強疫情防控
采訪得知,此次秋季開學,市民關注較高的是幼兒園。在上半年中,為應對疫情,我市幼兒園開學較晚。因此,此次我市幼兒園的全面開學,對疫情防控工作十分重視。
8月25日,記者在市傘鋪街幼兒園看到,學校教職工正在為開學做著各項準備。針對幼兒入園及在校期間疫情防控措施,保健員朱梅介紹,25日開始到開學前,學校每天都會對整個校園集中消殺。教室內空氣消毒機、紫外線燈每天照射兩次進行環境消殺。開學后,幼兒進出校園時要戴口罩,每人間隔一米排隊進行體溫檢測,陪同的家長也必須佩戴口罩且不能進入園內。校園內幼兒可不帶口罩,開餐前后教師會對餐桌等再次消毒。學生離校后,教室開窗通風、消毒,并開啟空氣消毒機、紫外線燈等進行環境消殺,確保不留死角。
“防疫物資儲備、防疫知識培訓、嚴格門禁管理、制定應急預案,為做好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每個班級的教師根據本班環境自制了疏散圖,學校也自制了幼兒防疫手冊給廣大師生、家長科普防疫知識。我們還安排教職工進行了消毒、應急預案等防疫知識培訓。”保教主任蔣舒悅告訴記者,幼兒園針對一旦發現疑似病人,還開展了“應急演練”,對各個環節進行了周密部署。通過演練,教職工們明確了責任分工和工作職責,了解了防疫相關規范,確保面對緊急情況時,做到反應迅速、正確處理。
據了解,為迎接師生返校,漢中師范附屬小學也制定了周詳的防控方案。除了對返校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外,日前,也通過班級微信群等向學生、家長及教師宣傳相關的疫情防控工作,并要求全體師生返校前,完成《漢臺區2020年暑期師生身體健康狀況登記表》。
“今天上午學校召開會議,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做了安排。”副校長張曉輝介紹,為扎實做好校本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各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結合校本部實際,制定了開學工作方案。在正式開學前后,做到“四個到位”(師生去向和健康情況摸排到位、教育教學安排到位、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人員培訓及時到位),落實“五項制度”(每日健康打卡制度、因病缺課和病因追蹤制度、復課證明査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師生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學校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一日流程表》,明確教師、校領導每天的工作職責。
針對應急物資與場所消毒,安保主任陳建明告訴記者,學校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近日也對校園和周邊環境衛生進行了整治,聘請校外專業消毒人員按照消毒操作規范,對教室、辦公室、門衛室、樓梯過道、教工食堂、操場、垃圾桶、垃圾池、廁所等重點場所進行集中清潔消毒殺菌,確保衛生達標、不留死角。“將“兩案九制”(兩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九制:體溫自測報告制度、師生晨午檢制度、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學校疫情報告制度、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日常健康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消毒通風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落實落細,全校教職工都在緊張、有序的工作中。”他說。
校門是學校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重要關卡。張曉輝介紹,學校在每個校門安排了保安3名、行政人員1名、安全員3名共7名教職工擔任晨午檢各項工作。學生在紅外線熱成像查一次體溫后,值周老師在教室門口還要再查一次體溫并進行登記。學校不僅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指導、協調學校各部門的疫情防控、教育教學工作。同時校領導以督查的方式,對學校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進行全程、精準、有效的督查,促進各防疫組守責、擔責、盡責。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